法国在朝鲜战场上与志愿军初次相逢,就面临着明显的伤亡与损失。也是在朝鲜战争停战后,各国再谈及志愿军, 法国方面认为 志愿军的战力超过了德军, 这是为什么呢?亲历过朝战的 希尔将军表示:因为我 从士兵们眼中 看到了 恐怖。 希尔将军的评价 朝鲜战争给希尔将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彼时 他 展开剩余90%是法军在朝鲜战场中的总司令, 曾多次带领法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展开战斗。经过数次的交锋, 希尔将军从心底里敬佩志愿军, 志愿军强大战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折服。 现在许多西方国家在描绘朝鲜战争时,态度都模棱两可,俨然一副不愿意接受真实历史的样子。 对此 希尔将军表示 反对, 法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虽然败给了中国志愿军,但这并不影响希尔将军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及朝鲜战争的真实情况,并对志愿军大加赞赏。 他曾表示, 现在许多人描绘的朝鲜战争都过于美化西方国家,完全是胡编乱造。 这些人 根本不清楚我们的对手志愿军实力有多强。 在希尔将军的回忆中,朝战期间,法军曾多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损失惨重。这导致 法国士兵的眼里看不到 一点点 继续战斗的勇气, 他们的 目光中 只 流露出深深的恐惧。 志愿军战力VS德军战力 甚至于 在很多法国士兵口中, 中国志愿军的战力超过了德国, 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想对比这两个军队的战力,就需要找一个参照物,美军满足与志愿军和德军都发生正面冲突的条件,我们可以用美军来对比中德军队的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不宣而战,快速打败了欧洲许多国家。 当时的德国可以做到这一点,一是因为 德军的武器装备普遍先进, 二是 德国为发动战争做了很多准备, 再加上 其总是突然袭击, 欧洲有些国家就是因为没有准备着了德军的道。 不过因为将大量的资源都倾斜给前线,且德军的行动速度过快,这导致 德国在后勤方面很容易出现供应不及的问题。 比如在敦刻尔克,德军没有乘胜追击英法联军的理由之一就是德国士兵们的后期补给没有办法跟上军队行进的速度。 等到 美国加入二战后,德国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 美国长期的发展经济,给参战国贩卖军火赚 得 盆满钵满。且美国十分注重发展军事力量, 美国军队的整体实力 要 胜于德军, 所以最后德军失败了。 说完德军再说说中国志愿军, 对比德军,中国志愿军 的 装备武器 和 后勤补给 都 很落后, 显然志愿军想要打败美国的胜算并不多,但是志愿军仍然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中国人民志愿军 对自己和敌方都有正确的认知, 装备差距大就用战术来弥补。 志愿军在白天没有办法正面对战联合国军,但是到了夜晚就是他们的主场。每到黑夜,他们就会对联合国军的营地发动袭击。 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大部分的联合国军士兵都草木皆兵,夜不能寐,生怕志愿军悄悄潜入一击毙命。 除此之外, 志愿军还采取了迂回穿插的战术, 攻击联合国军防守较弱的地带,有时还会兵分几路绕后突袭。出其不意的战术经常让美军摸不着头脑,在战争中也屡遭失败。 其次 志愿军都有着 钢铁般的意志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面对强大的敌人,战士们总能够身先士卒,有人勇敢挡枪口,有人高举炸药包,有人孤身守阵地…… 几乎所有志愿军都秉承着战斗到最后一分钟的信念,不到战争的最后一刻绝不退缩。 志愿军能有如此强大并不是因为真的不惧死亡,而是他们心里明白: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为国家牺牲死得其所。 最后, 麦克阿瑟 在朝鲜战场上 过于轻敌了 。 志愿军初入战场后,麦克阿瑟不以为然,他觉得志愿军只是来“送人头”的,于是他盲目自傲地依照自己的想法指挥部队,并未从实际出发谨慎思考,最后似也只能是屡战屡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克阿瑟开始忌惮起志愿军来。但此时“联合国军”已经被志愿军打得士气低迷,他们根本不想继续和志愿军打,只想要早点回到各自的祖国。 战场局势发展到最后,“联合国军”不得不得选择停战,抗美援朝战争宣告胜利。能打败德军都没有办法的美军,也无怪乎国外会认为志愿军战力超过德军了。 “联合国军”将军们对志愿军的评价 对于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除了希尔将军外,还有许多“联合国军”的将军,都对志愿军表达过高度的赞扬。 美军第八军军长马克斯维尔·泰勒曾说: “志愿军们缺少防弹背 心,甚至有的都没有钢盔,他们的武器是非常简陋的,食物也是比较难以入口的,但是他们永远都在冲锋,不惧死亡,经常让我们的士兵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 接替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的李奇微也说: “中国人民志愿军可 以称之为勇士,他们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即使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他们也会坚守阵地,丝毫不会退缩”。 英国霍利克总司令更是直接: “在我接 触过的部队中,中国步兵可以说是最优秀的”。 而这些来自敌方的肯定,均充分证明了志愿军的实力。 发布于:天津市 |